近年來“直播+電商”的網購方式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直播電商購物這一新業態從萌芽起步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一些新的消費維權問題。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數據顯示37.3%的消費者曾遇到過消費問題。在直播電商購物流程中,消費者滿意程度最低的是宣傳環節。
相較于傳統電商的購物模式,直播帶貨模式中最核心的競爭力體現,可以說就是主播的宣傳能力。而這一塊消費者滿意程度最低,顯然是值得反思的現象。從消協的調查報告來看,宣傳更具體的問題體現在“主播夸大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源,則在于主播法律身份和法律責任的模糊。
一些市場號召力強的主播,影響力堪比“頭部明星”,一舉一動都能成為網絡頭條。可是到底怎么界定他們的身份,其實很多消費者心里都沒譜。這份調查報告也顯示,38.5%的消費者認為主播就是經營者,30.8%的消費者認為不是,還有30.7%的表示不清楚。這也就意味著,盡管很多消費者是看到主播推薦才購物,但一旦買到不滿意甚至劣質的產品,卻不知道主播要不要承擔連帶責任。
可見,要規范直播電商領域,就需要在主播這個核心群體上進行更準確的界定。誠如上述報告所言,主播群體不能只要人氣,只獲收益,不擔責任。從法律角度看,帶貨主播可能涉及兩種法律身份:其一,只負責宣傳推廣貨物,相當于廣告代言人。他們從售賣的物品中收取傭金,如果出現夸大宣傳甚至引流假冒偽劣產品,那就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只是,相比過去的明星代言,他們推薦的產品量大且分散,在單個產品上的個人信譽背書不太容易被量化,因此如何界定不同情形中的法律責任,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細化,很難簡單套用明星代言的法律。其二,有些主播本身也是網店店主,他們直播推薦的貨物可能就屬于自己的企業。這也就是消費者理解的“經營者”,這種情形法律責任就比較好確定。主播顯然要為虛假宣傳或缺陷產品承擔完全的責任。
由此可見,帶貨主播雖然是一種跨界而生的“新事物”,但完全可以放置在法律框架中把法律責任厘定清楚,當然有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厘清法律責任,才能督促主播在帶貨過程中更謹言慎行,而不是信口胡吹,哪怕“翻車”了也只是道歉了事。另外也更有利于消費者維權,現在不少看直播購物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放棄維權,有些是因為覺得錢不多就算了,有些是因為擔心流程煩瑣太費時間。
隨著直播購物行業的繼續發展,這些糾紛和矛盾可能越來越突出,早日加以明晰,對于行業健康發展也有好處。現在那些暫時不接觸直播購物的消費者,最大的兩個顧慮就是“擔心商品質量沒有保障”和“擔心售后問題”。以主播為核心,進一步厘清整個流程各主體的法律責任尤為迫切。
推薦內容
- 重啟電狼魂?前TSM經理土龍爆料:Maple、Betty或將回到PCS賽區-天天熱消息 a>
- 【全球速看料】ai軟件怎么做立體字_ai軟件是做什么用的 a>
- 世界速訊:女孩子來了例假吃什么長高 a>
- 每日聚焦:江蘇豐縣開辦職工書法公益大講堂 a>
- A股年報展現“靠得住的增長” 快資訊 a>
- 超五成行業利潤改善!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來了|天天觀速訊 a>
- 大學生旅游:既愛“走馬打卡”也愛“沉浸體驗” 全球資訊 a>
- 4月27日基金凈值: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最新凈值0.6524,漲3.95% a>
- 業績超預期 環比凈利潤跑出“加速度” 近千份A股一季報實力詮釋“開年就起跑” a>
- 暢物流穩投資 交通“大動脈”復蘇強勁 a>
- 中小企業增長勢頭向好 a>
- 環球速讀:能源保供能力穩步提升 a>
- 向“數智”要動能 開辟增長新空間 ——從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感受行業新風向 a>
- 世界訊息:電報解讀|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表現優異 市場焦點關注巴菲特持倉節奏 a>
- 天天視訊!綜合型環保企業朗坤環境(301305.SZ)擬公開發行6089萬股 5月11日開放申購 a>
- 財報公布后Meta(META.US)漲超14% 扎克伯格身價暴漲110億美元 當前速看 a>
- 券商晨會精華 | 境內長途游出行旺盛 關注長假消費熱點催化 世界播報 a>
- 新版本“恐慌指數”帶來新信號:通脹數據和美聯儲決策對美股影響力正在減弱 當前視訊 a>
- 五一假期全國露營天氣指數地圖出爐 看哪里適合原地“躺平” 當前關注 a>
- 【天天聚看點】五一集結號丨3倍力度備貨備人 餐飲預訂高峰提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