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已經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2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企改革進展。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明確,今年中央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要推動中央企業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速。郝鵬在發布會上透露了正在編制的央企“十四五”規劃思路,規劃的關鍵在于促進中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其中,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央企采取重組整合等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針對地方國企債務風險,將會同人民銀行、證監會,共同建立國有企業債券風險預測預警工作機制。
劃轉1.21萬億充實社保基金
“去年這一年極不平凡,也極不容易,但中央企業還是奮力實現了效益正增長,充分發揮了國民經濟壓艙石的作用。2020年,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這個增速并不算高,但是來之不易。”郝鵬談道,中央企業堅決落實國家助企紓困政策,去年主動降電價、降氣價、降資費、降路費、降房租,全年整體降低社會運行成本19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業已率先完成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股權任務,截至2020年底劃轉國有資本1.21萬億元。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主要為確保未來養老金可持續。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文件指出,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完善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形成了一定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加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斷加大,為充分體現代際公平和國有企業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現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2019年,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面推開,目標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今年1月表示,中央層面劃轉工作的全面完成,為促進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全民所有,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在地方層面,近年來各地陸續發布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加速推進劃轉工作。
做強做優做大“國家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目前,中央企業和國資系統監管企業正在編制“十四五”規劃,將等全國兩會通過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之后,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確定中央企業和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的有關增長指標。在發布會上,郝鵬也透露了“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思路。
郝鵬表示,總的考慮是在量的增長的同時更好實現質的提高,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的總目標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強、優、大”的標志性成果,就是在“十四五”期間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
“十四五”時期將更加突出主業、實業和核心競爭力的標準,更好推動重組、整合、調整、優化,加快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干企業,使中央企業真正成為主責主業突出、功能作用顯著、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隊。
國企改革無疑是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途徑。國資委表示,今年要抓緊抓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確保今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國企改革的好處是提升企業活力和運作效率,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有效發揮對國民經濟發展與平穩運行的引領與調控作用。
“國企改革的關鍵是要國資布局上從競爭領域逐步調整為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自然壟斷與戰略性產業上來,從產權層面上實現從資產管理到資本管理的改革,從運營層面上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以確保實現國企職責的同時提升國企運營效率和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地方國企改革目前在以效率提升為核心的過程中,同時在調整國企定位與國資布局,并正在由資產管理向資本經營轉變,這也是接下來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著力點。”柏文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其中,在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方面,下一步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
重組整合將主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干網絡、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同時,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
在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上,將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并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加強地方國企債務風險管控
在國企改革的目標里,降杠桿、防范財務風險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4.5%,實現了“2020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不高于64.7%”的目標任務。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1月19日的發布會上介紹稱,下一步將由降杠桿向穩杠桿轉變,確保大多數企業負債率保持穩定。
對于部分地方國企發生債務違約的情況,彭華崗談到,這既有疫情沖擊、市場波動的外部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內部因素。“近期,國資委正在研究制定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督促地方國資委精準識別高風險企業,加強資產負債率分類管控和資金投向管理,做好債券發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妥善處置風險,切實維護好地方金融生態和金融穩定。”彭華崗說。
下一步,國資委也將繼續督促指導企業加強債務風險的防控。加強金融衍生品、信托、基金、擔保等金融業務的日常監測和專項檢查,主動控制新增金融業務,防止脫實向虛;又嚴禁高風險業務,對開展融資性貿易的露頭就打、嚴肅問責,全面清理“空轉”“走單”貿易業務。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高杠桿、高負債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一個國企過度負債,往往也是不計成本、盲目擴張的體現。降杠桿減負債,有利于國企建立預算硬約束,從而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當前一些地方國企陷入了債務違約風險,降杠桿減負債,也是各級政府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發債企業及其股東、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都必須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企業要加強風險防范,提高經營水平。投資者也要提高風險意識,深入了解發債人的實際經營情況,理性作出決策,這樣才能整體上有效防范債務風險發生。”郝鵬說。
推薦內容
- 每日聚焦:江蘇豐縣開辦職工書法公益大講堂 a>
- A股年報展現“靠得住的增長” 快資訊 a>
- 超五成行業利潤改善!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來了|天天觀速訊 a>
- 大學生旅游:既愛“走馬打卡”也愛“沉浸體驗” 全球資訊 a>
- 4月27日基金凈值: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最新凈值0.6524,漲3.95% a>
- 業績超預期 環比凈利潤跑出“加速度” 近千份A股一季報實力詮釋“開年就起跑” a>
- 暢物流穩投資 交通“大動脈”復蘇強勁 a>
- 中小企業增長勢頭向好 a>
- 環球速讀:能源保供能力穩步提升 a>
- 向“數智”要動能 開辟增長新空間 ——從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感受行業新風向 a>
- 世界訊息:電報解讀|比亞迪一季度財報表現優異 市場焦點關注巴菲特持倉節奏 a>
- 天天視訊!綜合型環保企業朗坤環境(301305.SZ)擬公開發行6089萬股 5月11日開放申購 a>
- 財報公布后Meta(META.US)漲超14% 扎克伯格身價暴漲110億美元 當前速看 a>
- 券商晨會精華 | 境內長途游出行旺盛 關注長假消費熱點催化 世界播報 a>
- 新版本“恐慌指數”帶來新信號:通脹數據和美聯儲決策對美股影響力正在減弱 當前視訊 a>
- 五一假期全國露營天氣指數地圖出爐 看哪里適合原地“躺平” 當前關注 a>
- 【天天聚看點】五一集結號丨3倍力度備貨備人 餐飲預訂高峰提前 a>
- 世界熱頭條丨日本月球著陸器失聯 a>
- 五險一金具體指什么_觀察 a>
- 今日快看!一季度新接船舶訂單量同比增5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