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土中探尋文明印跡、零距離觀察發掘過程……近期,多地開展“公眾考古”活動,2021首屆北京公眾考古季、2021年度遼寧·沈陽公眾考古活動等陸續啟動,公眾可通過勘探現場體驗、專題展覽、云端展示等活動近距離感受考古魅力。
由于考古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可以說文物是由公眾創造的,考古學的成果源于公眾,又能反過來影響公眾認知。考古和公眾難以分開,考古也需要走向公眾。
以往,考古學披著神秘“面紗”,其研究過程及成果不能很好地被大眾知曉,考古學者也多是埋頭做學問,這顯然不利于考古學走出“深閨”,也不利于文物的保護傳承。
可喜的是,近年來,從“良渚遺址熱”到“三星堆上新”,從文博節目熱播到考古盲盒脫銷,公眾對考古文博、文化遺產的興趣連年攀升。VR、考古現場直播、考古盲盒……新的技術手段及消費形式,也助力考古從“深閨”走向大眾。各地在公眾考古方面更是新招頻出,如開放考古現場,讓網友參與“云考古”,以及招募志愿者到考古一線實地體驗等。讓公眾參與、體驗考古工作,有助于發掘文物的潛在價值,讓歷史文化遺產及其內涵以一種被公眾廣泛認可的方式得到傳承,讓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成為考古事業進步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公眾考古”的探索僅限于向公眾展示考古工作新成果、介紹文保技術及法規等,公眾參與程度不夠深、形式不夠多。在確保文物安全前提下,還需進一步豐富形式,增強公眾參與度,一些待發掘項目可先期招募志愿者參與準備工作,一些在發掘項目也可開放發掘現場讓公眾參觀,使更多人了解考古、走進考古、享受考古成果。
在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之際,開展公眾考古活動,讓社會各界參與到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探索文物古跡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氣韻,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而為弘揚中華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徐 達 來源:經濟日報)
推薦內容
- “萬歷文物主題特展”明起開放,世界僅此一頂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發=整容?2023最火“發色模板”,顯白洋氣不挑人! a>
- 開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開放式基金贖回有限制嗎?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業上市前財務要做什么? a>
- 公司發行債券指的是什么?公司發行債券需要什么條件? a>
- 投資滬市好還是深市好?股票滬市和深市有什么區別? a>
- 股東退股需不需要交稅啊?股東退股評估資產的方法 a>
- 股東退股怎么清算賬目?股東要退出資金如何返還? a>
- 通達海(301378):業績短期承壓,AI賦能智慧法院有望打開廣闊空間-2022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點評報告_世界熱訊 a>
- 600開頭股票屬于什么板塊?上交所與深交所有什么區別? a>
- 深圳成指指的是什么意思?綜指和成指的區別是什么? a>
- 幾開頭的股票屬于上交所?上交所股票異動規則有哪些? a>
- 限價委托指的是什么意思?市價委托指的是什么意思? a>
- 短線選股看什么比較好?股票短線選股技巧有哪些? a>
- 介紹信怎么寫?介紹信的寫法范文? a>
- 字謎游戲有哪些?字謎游戲帶答案大全? 全球觀察 a>
- 優秀大學生申請書怎么寫?優秀大學生申請書范文?-環球實時 a>
- 施工進度計劃怎么寫?施工進度計劃范文? a>
- 短訊!社團活動總結怎么寫?社團活動總結范文? a>
- 【全球報資訊】招商計劃書怎么寫?招商計劃書范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