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碳中和已成為全球社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議題之一。11月7日,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主辦,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承辦,復旦發展研究院及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作為支持單位的“復旦碳價指數”發布會在上海召開。發布會上,“復旦碳價指數”(Carbon Price Index of Fudan,簡稱CPIF)正式發布。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覆蓋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不過仍表現出明顯的新興市場特征,即交易主體類型少、數量小,市場流動性較弱、價格波動性較大,信息不對稱現象較為明顯,碳市場管理制度與交易規則有待健全,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揮,“復旦碳價指數”應運而生。
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志敏在致辭時表示,“復旦碳價指數”的研究開發展示了復旦大學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希望能夠助力全國碳市場發展,賦能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建設,助推“3060”雙碳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希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以復旦碳價指數為開端,在碳交易、碳金融和相關前沿領域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和校內其他單位更好協同,與業界形成更緊密的雙向互動協作關系,也為中國碳市場、碳金融培養更多高端專業人士,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在主題演講時指出,“復旦碳價指數”的發布將在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相信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復旦碳價指數”將進一步迭代,成為在國內乃至國際上都具有影響力的專業指數。
作為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中國的碳市場發展已有10年之久。與會專家指出,碳交易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化手段,相對于行政手段,具有減排成本較低、能夠為企業減排提供靈活選擇等優勢。國際實踐也表明,碳市場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介紹道,就國內而言,中國于2011年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中國的碳交易體系日益成熟。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截至2021年11月4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214.11萬噸,累計成交額9.89億元。
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詩一介紹,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首批推出的“復旦碳價指數”包括五項指數,分別為全國碳排放配額(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簡稱CEA)價格指數,北京和上海、廣州、其他地方試點履約自愿核證減排量(Chinese Certificate Emission Reduction,簡稱 CCER)價格指數,以及全國CCER價格指數。
根據模型計算得出首期“復旦碳價指數”,10月全國碳排放配額最低價為40.00元每噸、最高為44.32元每噸,12月全國碳排放配額最低單價為43.67元每噸、最高為52.24元每噸,10月北京和上海履約使用CCER最低價為32.40元每噸、最高價為37.50元每噸,10月廣州履約使用CCER最低價為30.30元每噸、最高價為36.25元每噸,10月其他試點履約使用CCER最低價為22.60元每噸、最高價為27.00元每噸。以10月CEA實際交易情況為例,10月CEA復旦碳價基本與10月全國碳市場上CEA的交易狀況吻合,這也意味著“復旦碳價指數”首期結果良好,為后續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全國CCER價格指數也即將面世。
陳詩一教授指出,“復旦碳價指數”的發布不僅能為交易者管理碳資產提供價格參考,降低其信息搜集和監督成本,同時也有助于統一各碳市場的定價規則,增強碳市場的流動性,提高碳市場定價效應,充分發揮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功能。從長遠來看,碳價指數也將進一步發揮反映碳市場運行狀況、行業發展前景以及政策效果的指示器作用,為雙碳目標的實施提供助力。此外,未來隨著涵蓋國際主流碳市場交易品種的碳價指數的研發推出,“復旦碳價指數”也將助力提高中國在國際碳市場上的定價權。
在“復旦碳價指數”研發過程中,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參考了國際通用定價模型,分析碳價格形成機理,充分考慮中國碳市場特征,形成了相應的碳價格指數方法論。而據此方法論得出的價格指數可以充分反映碳市場上的各類信息,包括碳資產的供求狀況、各類能源價格、企業的減排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導向等。
談及“復旦碳價指數”展望,陳詩一教授表示,碳交易不能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更要在國際上形成中國碳資產交易價格指數的全球影響力。因此,以打造面向全球碳市場,建設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碳價指數為宗旨,未來“復旦碳價指數”還將從三方面進一步發展完善。
他進一步介紹道,一是會研發推出覆蓋國內碳市場更多品種的碳價格指數,推動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統一、科學有效的碳價格信號,為碳市場參與各方提供決策依據;二是會推出涵蓋國際主流碳市場的交易品種,促進中國碳市場與國際碳市場對接,提高中國碳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三是將開展基于“復旦碳價指數”的碳金融產品的研究,深化碳市場與金融市場合作與聯動發展,加快上海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為“3060”目標和全球碳中和貢獻中國力量。
推薦內容
- “萬歷文物主題特展”明起開放,世界僅此一頂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發=整容?2023最火“發色模板”,顯白洋氣不挑人! a>
- 開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開放式基金贖回有限制嗎?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業上市前財務要做什么? a>
- 公司發行債券指的是什么?公司發行債券需要什么條件? a>
- 投資滬市好還是深市好?股票滬市和深市有什么區別? a>
- 股東退股需不需要交稅啊?股東退股評估資產的方法 a>
- 股東退股怎么清算賬目?股東要退出資金如何返還? a>
- 通達海(301378):業績短期承壓,AI賦能智慧法院有望打開廣闊空間-2022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點評報告_世界熱訊 a>
- 600開頭股票屬于什么板塊?上交所與深交所有什么區別? a>
- 深圳成指指的是什么意思?綜指和成指的區別是什么? a>
- 幾開頭的股票屬于上交所?上交所股票異動規則有哪些? a>
- 限價委托指的是什么意思?市價委托指的是什么意思? a>
- 短線選股看什么比較好?股票短線選股技巧有哪些? a>
- 介紹信怎么寫?介紹信的寫法范文? a>
- 字謎游戲有哪些?字謎游戲帶答案大全? 全球觀察 a>
- 優秀大學生申請書怎么寫?優秀大學生申請書范文?-環球實時 a>
- 施工進度計劃怎么寫?施工進度計劃范文? a>
- 短訊!社團活動總結怎么寫?社團活動總結范文? a>
- 【全球報資訊】招商計劃書怎么寫?招商計劃書范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