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mqwi"></th>
<ul id="6mqwi"></ul>
<th id="6mqwi"></th>
  • <strike id="6mqwi"></strike>
  • 打破創新要素流動壁壘 粵港澳科技合作駛上快車道
    發布日期: 2021-12-17 09:02:50 來源: 科技日報

    打破創新要素流動壁壘 粵港澳科技合作駛上快車道

    ◎本報記者 葉 青

    在今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運動員李慧詩在場地自行車女子爭先賽中奪得一枚銅牌。“這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協作的力量。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天航空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欣借力位于廣州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算力,幫助改進了運動員的騎行姿態和運動服裝。”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期間,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這僅是粵港澳三地之間深入合作的縮影之一。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廣州高度重視穗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把推進穗港澳科技合作當做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穗港澳科技合作。

    大灣區科研資金實現跨境流動

    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在廣州南沙設有分中心,主要為港澳、海外科研團隊提供服務。“我們研究院有專門的光纖連接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又通過專線連接到香港科技大學清水灣校區,再跟香港其他高校連接。通過這條線路,香港8所高校都可以便捷享受到廣州超算中心的服務。”高民說,過去5年,已有超過200個港澳科研團隊使用“天河二號”,大大促進了香港的科研發展。

    “這些年,整個大灣區的科技合作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是越走越近。”高民十分感慨,“如以前吶喊了很久的資金過境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香港科學家可以申請內地項目,科研經費也可以撥給香港。”

    2019年8月1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向香港分部依托單位——香港科技大學成功撥付3800萬元科研經費,這是廣州市首筆科研資金成功跨境撥付,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科研資金的跨境流動。

    為推動資源開放共享,廣州市財政每年投入6000萬元支持穗港澳聯合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同時面向港澳地區有序開放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允許港澳高校、科研機構牽頭或獨立申報廣州市科技計劃,同步建立廣州市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機制,推動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2021年8月,《廣州市推進與港澳科技創新合作若干措施》印發實施,更進一步完善了穗港澳三地的科技合作機制。

    三地間科技合作走向深入

    如何實現粵港澳制度規則相互銜接,將制度差異變成制度優勢,是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廣州大力推進大灣區科技創新規則對接,先后取得了多項重要進展,包括:率先實現市級財政科研經費跨境進入香港;率先開展境外高端人才資格認定;率先設立外國人工作許可、居留許可“一窗受理”服務窗口;采取措施縮短外國人工作許可審批時限,審批時限在全國主要城市中領先;率先落實大灣區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實際稅負水平實現與港澳趨同;出臺《港澳籍專家入選廣州市科技專家庫條件(試行)》,不斷擴大港澳高水平專家參與廣州市科技項目評審和評估咨詢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隨著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創新要素障礙被打破,創新要素暢通流動起來,三地之間的科技合作不斷走向深入。通過科技合作項目,廣州累計投入財政資金逾2.67億元,支持該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與港澳開展科研合作項目近200項。依托粵穗聯合基金,支持粵港澳研究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合作7項,資助經費達1600萬元。

    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以“導師+學生”的天使投資模式,成功投資孵化了大疆、云鯨等高科技企業,這一切的背后是他期望“通過教育鏈接科技改變世界”的愿景。

    如今,他正在牽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部直屬創新平臺——智能產業創新基地,作為探索系統性培養創新硬科技企業的重點平臺,并積極謀劃建設香港分中心。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這里正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

    業重要的策源地。”在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視頻致辭時表示,“澳門將進一步積極參與‘兩廊兩點’的建設,逐步突破影響科技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促進澳門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新資源協同配合,強化產業技術創新。”

    穗港澳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快速推進

    在廣州高新區,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的建設如火如荼。

    穗港智造合作區打造以“港澳合作”和“智能制造”為主線的穗、港、澳三方深度對接,機制共建的新型園區。穗港科技合作園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氫能源等領域,充分發揮廣州和香港的各自優勢,聯合成立創投基金,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需求的信貸、保險機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與科技、產業的融合發展。

    以穗港智造合作區、穗港科技合作園為代表的一批穗港澳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正在快速推進中。此外,廣東省兩批共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中,有10家落戶廣州,合作方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7所港澳知名高校,涵蓋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環境科技等多個領域。

    筑好創新平臺,引來源頭活水。不斷優化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來穗實現夢想。

    12月10日,位于廣州南沙創享灣的新華港澳國際青創中心正式揭牌啟用。香港青年曾祥盛選擇落戶于此。“初創企業免租金,這減輕了我們很大的資金壓力。同時,中心還將依托香港新華集團在海內外的業務網絡,幫助我們拓展線下業務。”他說。

    設立首期規模10億元覆蓋創業各階段的港澳青年創業基金;對已獲得香港青年發展基金等資助且在廣州開展應用研發的項目給予配套獎勵;推動支持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建設與發展……一系列政策的“保駕護航”,正讓廣州成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首選地。

    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表示,要完善粵港澳三地科技合作機制,建設三地協同創新平臺,優化港澳青年到廣州創新創業環境,讓更多香港、澳門的科技成果在廣州和大灣區轉化落地。

    關鍵詞: 香港 粵港澳 科技 廣州 港澳

    推薦內容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337p欧洲大胆扒开图片| 女人pp被扒开流水了|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波多野结衣教师未删减版|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男人与禽交的方法| 免费观看黄网站|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了视频| 色吧亚洲欧美另类|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日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影院|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黄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