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繼智能化后,電表再次迎來重要升級。近日,全國首個基于國網智能物聯電表架構的電碳表項目在江蘇蘇州投入試點應用。該表可讓電力用戶和有關部門實時掌控碳排放情況,實現電力全鏈條碳排放量由“核算”向“計量”轉變,為“雙碳”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電碳表是一種什么表?從外觀上看,它和普通電表并無太大差異,但“內核”卻有不同:在表盤的顯示器上,除了有電流電壓、累計用電量等數據,還實時滾動顯示著累計碳排放量等數據。這種表兼具電能和碳排放計量功能,可實現電力生產、傳輸、消費全環節碳排放量實時精準計量,讓碳排放量像電能一樣方便記錄。
為何要給企業安裝電碳表?“雙碳”目標下,控碳降碳成為發展主旋律,但低碳減排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把碳排放計算準確。缺乏客觀準確、時效性強的碳排放數據,就無法評估綠色低碳轉型的真實效果,也難以掌握未來國際貿易和談判履約的主動權。可以說,計量技術作為“雙碳”戰略的底層驅動,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但隨著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對碳排放核算數據的需求顯著提升,當前碳排放核算體系數據更新偏慢、核算口徑不一、基礎排放因子滯后等一系列問題也開始凸顯。新形勢下對碳排放統計核算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提升碳排放數據質量,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提出要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用能設施和系統碳排放計量測試方法研究,以及碳排放連續在線監測計量技術研究,探索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領域由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計量”轉變。
精準計量碳排放并不容易。碳排放統計核算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層級、多類主體、多種維度。不同對象、不同用途的碳排放核算邊界和方法也不同。目前,國內外尚未有成熟完善的碳計量標準和體系,企業大多采用將電量直接折算成碳排放的方式,缺乏計量支撐,無法實時精準計量碳排放。
電力數據可為碳排放監測提供優質、高效的基礎數據源。一是實時性強,采集頻度達到分鐘級甚至秒級,數據自動傳輸并清洗校核;二是準確性高,廣泛用于調度控制、營銷計費和電力交易,數據準確性得到保證;三是分辨率高,用電數據在全國、省級、地市級等均按照統一行業細分采集;四是采集范圍廣,全國約有7億只智能電表,可覆蓋各地區、各行業。
電力碳排放測算的核心是電碳因子。傳統電力碳排放測算方法采用固定的電碳因子,一般每年更新一次,不能體現電力生產的時間和空間差異,實時性低、誤差大。通過在智能電表架構基礎上增加碳計量模塊,研制出兼具電計量和碳計量功能的電碳表,并在發電廠、輸電網以及用電側進行安裝應用,可根據潮流分布追溯電力來源,以高頻度更新電碳因子,實現對電力行業全鏈條碳排放的準確追蹤和實時精準計量。
電碳表的示范應用為電力系統全過程碳足跡記錄和分析提出了新思路,對于推動電力領域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電碳表適用于所有電力用戶,有關部門將在試點工作基礎上,依托電網公司廣泛部署的電能表,實現普及應用。就現階段而言,電碳表更適用于有碳排放量核算需求的制造企業。未來大規模推廣,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可靠性、經濟性,推動碳計量功能標準化,實現動態復雜電網運行方式下碳排放實時計量。
電碳表功能強大,卻不能包打天下。電碳表更適用于電力場景下碳排放計量,無法覆蓋全部碳排放領域。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建立科學核算方法,系統掌握碳排放總體情況,將為統籌有序做好“雙碳”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數據支撐與基礎保障。電碳表只是一個開始,如何在豐富龐雜的碳排放場景中,構建起適合我國國情特點、滿足“雙碳”工作需要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中經評論:電表升級向精準“碳計量”轉變 a>
- 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緣何頻遭質疑 a>
- 中經評論:強化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a>
- 鋰礦爭奪戰風云再起!四川一鋰礦競拍首日升值超663倍 a>
- 俄羅斯央行干預匯市 盧布從逾16個月低點反彈 a>
- A股盤前播報 | “新股王”誕生!盟固利(688567.SH)一度大漲近37倍 歐天然氣期貨暴漲40% a>
- 電報解讀|阿特斯(688472.SH):簽訂美國市場7GW長單 a>
- 電報解讀|中信銀行65億信創大單超預期 機構看好信創廠商后期充分受益 a>
- 中百集團上半年逆勢拓店101家 開放超市加盟快速擴張提振業績 a>
- 扣籃王1年合同簽獨行俠!全新15+2名單出爐:東契奇歐文領銜沖冠 a>
- 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已建成投產3.53萬公里 a>
- 從綜藝咖到演技派,被捧成新頂流的魏大勛瞞了觀眾多少事? a>
- 升輝清潔:市場區域集中 聯營企業出售后仍“同名”經營遭問詢 a>
- 中金:稀土價格有望結束磨底期迎來上行 a>
- 醫藥反腐壓茬推進力度空前 劍指腐敗核心利益鏈 a>
- 稅收優惠政策發布 自主可控背景下機床產業鏈投資有望爆發 a>
- 東吳基金劉元海:當前A股處于三重底部 下半年看好算力、電子半導體、汽車智能化 a>
- 迪士尼(DIS.US)預計全年內容支出將減少約30億美元 盤后一度漲超5% a>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9月起微信小程序須完成備案后才可上架 上半年航空客運總量同比增長47.2% a>
- 電報解讀|油價觸及年內高位 機構看好原油及油運板塊持續上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