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買菜“本地尖貨”直播專場在北京市平谷區的桃園中開啟。直播間內,工作人員熟練地打包剛剛采摘的鮮桃,消費者邊看邊下單,最快30分鐘就可以送達餐桌。
“最好吃的桃子得在樹上自然成熟,又香又甜,桃味兒最濃。”平谷區電商中心主任劉長城介紹,桃子是一種頗為“嬌氣”的水果,不宜久放,怕捂、怕壓、怕潮。前些年,為降低損耗、便于運輸,桃農一般在桃子六七分成熟時就采摘。
在劉長城看來,傳統電商和物流行業的發展雖然實現了桃子的遠距離銷售,但也讓桃子到消費者手里時品質大打折扣。同時,熟透的桃子保存期短,不及時賣掉也成了問題。
(資料圖片)
據了解,平谷區現有大桃栽培品種200多個,年產10多萬噸,是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平谷區為了解決鮮桃對接大市場的問題,在不斷提升平谷大桃辨識度的同時,以電商物流體系為基礎,積極嘗試新的零售渠道,持續推動大桃“出村進城”。
“為了保證桃子‘樹上熟’的口感,桃子采摘后便會進入全程冷鏈體系,從‘最初一公里’的分揀、包裝到最后30分鐘的送貨上門,實現全程保冷保鮮。”美團買菜水果采購負責人趙桐介紹,近年來,美團買菜在平谷區建立了多個標準化直采基地,為平谷大桃提供線上專屬頻道和定期營銷活動,平臺上平谷大桃銷量年均增幅在30%以上,全年銷售額近千萬元。今年7月以來,美團買菜平臺上平谷大桃銷量同比增長42%。
平谷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平谷區積極探索零售+物流新模式,推動大桃產業鏈標準化和現代化,通過引入新業態為平谷大桃產銷帶來新動力,對接更大的消費市場。下一步,將通過產地直采、產地直播、產地直發等新形式,讓更多平谷大桃走進千家萬戶。
同樣的場景適用于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與平谷大桃一樣,廣東省廣州市增城荔枝也正通過即時零售拓展消費人群,為“樹上熟”開拓本地市場。
廣州“小佳荔”基地負責人戴浩賢介紹,荔枝成熟后在樹上的最佳采摘期只有3天,超過3天就會影響口感。荔枝不耐儲存,采摘后要迅速送到消費者手里,每個環節都需要嚴絲合縫地計算,才能保證荔枝的新鮮。戴浩賢將果園采摘時間定在了凌晨四五點,“這時候氣溫低,便于荔枝運輸,通過與即時零售平臺的合作,荔枝送到客戶手上時常常還帶著晨露”。今年6月以來,美團買菜廣州本地荔枝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4倍以上。
近兩年,“外賣當作快遞用”成為新購物習慣,生鮮果蔬通過小規格、一人食的方式進入更大的市場。平谷大桃、增城荔枝等本地特色農產品在傳統的線下商超、電商平臺之外,還開拓了本地即時零售等新渠道。在美團買菜上,“2粒裝平谷大桃”“龐各莊手捧小西瓜”“廣東仙進奉荔枝250克”等商品長期位列本地應季水果銷量前排。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水果類商品數量和銷量同比增速均超過30%。
據統計,美團買菜現有“本地尖貨”300多種,北京龐各莊西瓜、上海南匯水蜜桃、廣州增城荔枝等眾多區域農產品不但做到了成熟采摘,而且能在一天內完成產銷全鏈路,讓用戶和農戶同時獲益。
今年年初商務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提出,2023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業態模式迭代創新,農村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繼續多元發展。
“美團買菜通過直播打造緊貼本地消費者需求的直播場景和內容,幫助越來越多的‘本地尖貨’更高效觸達本地消費者,滿足更多即時消費需求,推動供需兩端實現高效匹配。”美團買菜業務負責人張晶說。
業內專家表示,由直播帶貨、30分鐘配送、全程冷鏈能力共同搭建的新型即時零售體系,將為更多本地特色農產品打通“出村進城”的便捷通道,開辟出一條土特產創新發展路徑。(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即時零售農產品“朝采夕至” a>
- 金觀平: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a>
- 數字化再造傳統產業大有可為 a>
- 從“化工圍江”到“江豚逐浪” a>
- 新疆和田紅玉玉石 a>
- 美股異動 | 耀世星輝(GSMG.US)收漲逾10% H1悅享移動應用下載總量同比增長23% a>
- A股盤前播報 | A股交易大變化!“100+1”要來了 MSCI旗艦指數調整名單更新 a>
- MSCI旗艦指數8月調整出爐:新增中油資本(000617.SZ)、公牛集團(603195.SH)等29只股票 a>
- 券商晨會精華 | 券商及證券IT有望享政策紅利 a>
- 傳亞馬遜(AMZN.US)為應對反壟斷審查 正放棄數十個自有品牌 a>
- 樸俊彬(對于樸俊彬簡單介紹) a>
- 亞洲最大聚烯烴智能倉庫交付 a>
- 免費暢玩“海洋世界”?帶娃一起來過癮 a>
- 與中國、伊朗啟動免簽團體旅游交流后,俄羅斯尋求同印度達成協議 a>
- 埃夫特(688165.SH):埃夫特的機器人整機是標準化產品 a>
- 達芙妮們,都想成為南極電商 a>
- 快遞價格戰再現苗頭,圓通速遞準備好了嗎? a>
- 中泰證券:水泥板塊已進入階段性周期底部 a>
- 光大證券:云計算業務和云流量快速增長,交換機在數據中心市場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a>
- 紐約州審計長:未來四年紐約市或將面臨400億美元預算缺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