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營企業在節能降碳、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等方面積極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一定成效。與此同時,一些民企受技術、資金、理念等因素限制,仍面臨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針對民企深化綠色發展等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和民營企業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理念關:可持續發展內在要求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綠色低碳轉型正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催生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新過程的技術創新加速涌現,形成許多新的增長點。”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環保聯合會ESG專業委員會主任林彬說。
“民營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進程直接影響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成效。”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研究員、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羅貞禮認為,綠色低碳發展依賴于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節能技術、碳排放控制和碳匯能力等因素,民營企業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主體。
對民企而言,傳統產業綠色轉型需求、低碳產業發展需求和綠色低碳消費需求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多元的投資機會。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錢進文表示,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挖掘綠色低碳潛力、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既是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機遇。
“從實踐經驗看,綠色發展就是可持續發展。”天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低碳發展讓其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了循環產業體系。“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能夠真正讓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邁向高質量發展。”
越來越多民營企業意識到綠色發展的必要性。全國工商聯發布的134家民營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案例,梳理了當前民企綠色低碳發展的主要特點,包括綠色低碳轉型意識增強、綠色低碳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積極布局綠色低碳相關產業、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等。
資金關:幫扶指導減輕負擔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總體來看,民營企業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部分民營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面臨投入不足、短期難見效益、能耗和污染物減排難等問題。
“綠色低碳是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面臨的難題也不容忽視。”錢進文表示,一方面,從傳統管理模式向新的節能節約方向轉變,不僅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戰,更涉及額外的資金投入,加大了企業運營壓力。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技術力量薄弱,開展碳排查碳核查、促進節能降耗相關工作難度大。
羅貞禮認為,一些民營企業綠色發展面臨著多重壓力,擔心資金鏈、供應鏈等出現問題,因此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
從外部環境看,價值鏈低碳轉型支持不足,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認證體系、統計體系、市場交易體系等有待優化,綠色低碳市場培育和資金供給不足,優惠政策獲得感不強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民營企業綠色轉型的積極性。“環保企業融資的前置性條件苛刻,部分項目融資成本達11%。”林彬說。
近年來,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綠色發展的務實舉措,包括加強幫扶指導、優化環評服務、提供技術服務等,全國工商聯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辦全國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培訓班,引導民企綠色低碳發展。
“在優化環評服務方面,網上審批提高了效率,極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張天任表示,制定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施行豁免一批、告知承諾一批、優化服務一批;出臺《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實現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全覆蓋等舉措,都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技術關:把握創新主動權
日前,由天能自主研發的511Wh/kg的類固態電池順利通過國家檢測中心認證,該款電池采用天能自主研發的電解質三維互穿網絡與無界面固態化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固態電池產品落地的界面重大難題。
“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只有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走在前列。”張天任說。
《2022中國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報告》顯示,近四成高耗能行業民營企業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同比上升5%以上。“加大高耗能領域減污降碳技術的研發,實現綠色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成為撬動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羅貞禮認為,數字技術是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的關鍵抓手,生產運營數字化將成為民營企業重要的減碳發力點,加快打造數智化平臺,“一站式”解決民營企業統計碳排放量、減排潛力挖掘分析、管理碳資產以及信息披露等問題,為解決傳統碳排放數據核算工作的繁瑣性、可靠性與準確性等痛點提供有力支撐。
“期待能夠出臺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標準,引領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并提供金融或貸款方面的優惠政策,幫助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的科技型民營企業走好綠色低碳發展之路。”錢進文說。
鑒于民企對降低節能減排投入成本、提供專項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訴求較為集中。林彬建議,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稅費優惠支持,引導更多企業提高綠色發展意愿;另一方面,完善財政獎補體系,提高資金激勵績效。同時,應盡快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加大低息綠色信貸支持。 (經濟日報記者 曾詩陽)
關鍵詞:
推薦內容
- 部分企業仍面臨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民企綠色轉型需提速闖關 a>
- 新能源汽車產業串珠成鏈 a>
- 豬肉價格或已“探底” 下半年應有所回升 a>
- 寧波市北侖區淮河小學(關于寧波市北侖區淮河小學簡述) a>
- 綏化屬于哪個省的城市 視頻(綏化屬于哪個省的城市) a>
- 帕克:馬努是合作過的最獨特球員 他傳球后波波的表情是無價的 a>
- 2萬億只是開始?公募"被動戰役"打響,三大攔路虎來了 a>
- 各地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 更多市民實現住有所居 a>
- 極端天氣考驗農業生產 a>
- 部分企業仍面臨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民企綠色轉型需提速闖關 a>
- 挖貝北交所周報:鴻智科技、華洋賽車上市 無錫晶海、廣廈環能下周上會 a>
- 成為全球首家后,王傳福哽咽落淚 a>
- C羅雙響助球隊奪得冠軍,羅德里戈社媒評論:GOAT! a>
- 小兒豬帶絳蟲病和囊蟲病(關于小兒豬帶絳蟲病和囊蟲病介紹) a>
- 新車資訊:評測 五菱宏光V怎么樣及 星途TXL怎么樣 a>
- 7月產銷同比增長超三成,新能源汽車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a>
- 金融監管總局發文要求加大保險預賠付力度 a>
- 北京單列150億貨幣政策工具額度支持災后重建 a>
- 2000億巨頭,業績“爆雷”!凈利大跌51%,后續還有解禁洪峰考驗 a>
- A股磨底期以史為鑒“三低策略”首選兩大行業 受益標的梳理 a>